軸承內外套圈的淬火回火熱處理工藝是怎么樣的呢?
軸承由軸承內套、外套、滾動體和保護器四部分組成。軸承內外套圈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具有高的抗疲勞性和耐磨性以及尺寸穩(wěn)定性。由于,齒圈要具備這些性能,所以對齒圈的淬火和回火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就告訴大家軸承內外套圈的淬火和回火熱處理工藝。
套圈的熱處理加熱設備有許多類,如連續(xù)式網帶爐、振底爐和推桿爐等,采用的保護氣氛為單組分氣體如氮氣等,勞動效率高,其基本程序為上料一清洗一烘于一加熱一冷卻一清洗一回火等,零件通過升降機進入加熱爐和回火爐。也可采用周期性的箱式爐、鹽浴爐和中頻感應加熱爐等。這里以鹽浴爐為例編制熱處理工藝。軸承鋼經過加熱淬火后獲得了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具備高的接觸疲勞強度和可靠性,高的尺寸穩(wěn)定性等。
1.預熱,其預熱溫度為550~600℃,其目的是將零件烘干,同時可部分消除機械加工應力和減少淬火時的撓曲及變形,縮短加熱保溫時間,減少氧化與脫碳的傾問,一般為加熱時間的2~3倍。
2.淬火加熱是在鹽浴爐中進行,加熱溫度能確保在該溫度,使鋼中的奧氏體中含有過多的含碳量,并能溶解錳、鉬和鉻等大量合金元素分布于晶粒內。不允許有晶粒粗大和過熱組織。加熱時間為升溫、均溫和保溫時間的總和,它與加熱溫度密切相關,兩者呈反比關系。保溫的作用是使合金滲碳體(Fe,Cr)3C能充分向奧氏體中溶解,并使奧氏體成分均勻化。根據(jù)不同的熱處理工藝溫度、爐型、加熱介質有較大的差別,其基本標準是固溶體中的含碳量為0.5%一0.6%、鉻含量在1%、未溶解的碳化物占6%~9%時,為較佳加熱時間。
3.淬火介質和冷卻方法 針對鉻軸承鋼而言,選用冷卻介質應滿足以下兩個要求;
1)確保零件有足夠的冷卻速度,即大于臨界冷卻速度;
2)在Ms~Mf區(qū)間內冷卻速度應緩慢,達到減少組織應力和防止變形和開裂的目的?紤]到軸承鋼的淬透性好,可根據(jù)零件的大小選擇淬火介質。通常使用普通淬火油、快速淬火油、光亮淬火油、真空淬火油和分級淬火油等。
淬火后的套圈硬度在63HRC以上,金相組織為隱晶馬氏體十細小結晶馬氏體十殘留合金滲碳體十殘余奧氏體。
4.套圈的回火 套圈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殘余應力,防止零件開裂,并使亞穩(wěn)定組織轉變?yōu)橄鄬Ψ(wěn)定的組織,能起到穩(wěn)定尺寸、提高韌性、獲得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的作用,正常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十均勻分布的細粒狀碳化物十殘余奧氏體,馬氏體量占80%以上,碳化物量占5%一10%,殘余奧氏體量占9%一15%.
回火溫度和時間應根據(jù)零件本身的技術要求、裝爐量的大小來確定,回火溫度一般分為三種:一是常規(guī)回火(或低溫回火),用于一般軸承零件的回火;二是穩(wěn)定回火,多用于精密軸承零件的回火;三是高溫回火,為一些航空軸承或其他特殊的軸承零件的回火。
好了,講了這么多關于軸承套圈淬火回火的熱處理工藝,以后,在進行軸承套圈的熱處理時你們就不用發(fā)愁了吧。